眼下,正值今年首批蠶繭收賣的時節,道縣蠶農們迎來了蠶繭豐收“開門紅”。收購基準價達到30元每斤,與去年價格相比,每斤提高2元,如此好的行情令當地農民無比欣喜。
在道縣蔣家嶺村營山養蠶合作社的蠶房里,方格簇上白花花的蠶繭像鴿子蛋般大小,如雪似霜,很是喜人,蠶農們正熟練地忙著收繭、挑選、裝筐。收購商們則在一旁驗貨、定價、過秤、開票、裝車,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粗前谆ɑǖ男Q繭變成了發家致富的“票子”,蠶農們臉上喜笑顏開。
★道縣仙子腳鎮營山養蠶基地 負責人何炳乾★
今年春蠶第一批,我總共養了20張蠶種,產繭一噸左右,今年的價錢相當好,賣30塊錢一斤,能賣到6萬多塊錢。”仙子腳鎮營山養蠶基地負責人何炳乾高興地說道。
看到自己養的蠶繭賣出了好價錢,合作社負責人何炳乾高興得合不攏嘴。據他介紹,桑蠶在當地每年可養殖10批左右,2016年他就是看中桑蠶產業“短、平、塊”的優勢,開始嘗試種桑養蠶。經過多年不斷努力,規模也不斷擴大,從剛開始的每批養殖2到3張,到現在每批20張,桑樹種植達到100多畝,每年能為他帶來60多萬元的收入。
“成本按每張蠶種來算,包蠶種消毒大概是60塊錢左右,自己摘桑葉,如果養出來,(一張)蠶繭有100斤,按現在價錢三十塊錢一斤算,可以得3000塊錢?!毕勺幽_鎮營山養蠶基地負責人何炳乾介紹道。
致富不忘鄉鄰,在何炳乾的帶動下,周邊村民也陸續加入到種桑養蠶的產業中來,每當有村民前來咨詢養蠶技術,何炳乾都會耐心地講解傳授。同時,他也會與零散養蠶戶們共享銷售渠道,解決他們的銷售問題,幫助村民一起增收。
★道縣仙子腳鎮 養蠶戶胡盛豐★
“從17年開始養的,到今年6年了,每批我就養4到5張,一年就可以賺10多萬元。”仙子腳鎮養蠶戶胡盛豐說道。
近年來,道縣積極促進桑蠶產業實現科學化、規范化、規?;l展,使蠶繭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全縣共發展桑樹種植1300多畝,經營主體36家,今年第一批蠶繭預計總產量可達26000斤,總產值約7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