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縣禾亭鎮緊緊抓住產業增收“牛鼻子”,走“黨支部+專業合作社+經濟帶頭人+農戶”的發展新模式,大力培育發展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桑蠶養殖成為了禾亭鎮引領群眾增收的特色產業。
當前正值初夏時節,在禾亭鎮高寨村桑梓桑蠶養殖專業合作社基地里,一排排方格蔟整齊排列,上面結滿了一顆顆形狀圓潤、潔白如霜的繭子,養蠶大戶樊波正在指導工人收繭、挑選,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澳壳拔覀冞@個合作社已經種植了120畝桑樹,約30萬株。去年種植,今年四月份已經賣出了第一批蠶繭,目前第二批正在摘繭中。照我們目前的養殖模式,每年可養10批,預計年產值能夠達到一百萬元以上?!狈ń榻B道。
樊波,上世紀90年代在廣東創業,是遠近聞名的鮑魚苗供養大戶。創業的成功讓他回報家鄉的愿望越來越強烈。2021年,在寧遠縣的一次招商活動中,他毅然決定回到家鄉,并選擇了與鮑魚苗培植時間錯開的桑蠶種養產業。去年,在禾亭鎮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樊波投入200萬元,在高寨村后山承包800畝荒地種植桑樹,建設了1300多平方米的桑蠶養殖和結繭大棚,并成立了桑梓桑蠶養殖專業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上百畝桑樹綠油油的一片,長勢喜人,十幾位工人在其中來回穿梭,采摘桑葉。村民李素平在家經營小店,收入不高,聽說家門口有事做,她便利用閑暇時間來打零工,順便學習桑蠶養殖?!霸谶@里做事蠻好,家里的事又管到了,家里的小孩子又管到了,我那點小店子也管到了,還有120元一天,我們一起做起都蠻開心?!备哒宕迕窭钏仄介_心地說道。
在樊波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養蠶的行業中。王朝印村與高寨村近鄰,村民王勝旺在家經營農家樂,閑暇之余,他來到基地參觀,通過幾次的學習,讓他看到了種桑養蠶的希望?!八麄冞@個供種、技術和回購都不用擔心,我準備今年下半年種二、三十畝桑葉,養一、二十萬條蠶,我還是很有信心的?!蓖醭〈宕迕駶M懷信心地說道。
該合作社實行的是標準化桑蠶生產,統一標準規范、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技術管理、統一檢驗標準管理,并不斷推廣養蠶新技術。“下一步,我們準備加大投入,擴大桑樹種植面積,擴建養殖場房,發展蠶絲深加工等產業鏈,帶動村民就業創業,增收致富?!狈ń榻B道。
禾亭鎮把桑蠶產業與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結合起來,延伸蠶桑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推進深加工,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同時,該鎮還著力創新舉措,努力優化環境,聚焦人才振興、產業振興,通過政策引導、服務對接、鄉情感召等方式,鼓勵成功人士、鄉賢能人、青年群體等“鴻雁人才”回故鄉、建家鄉,以人才回鄉帶動資金回流、信息回傳、技術回哺,有力促進了產業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強大動力。
“現在我們通過‘湘商回歸’活動引流返鄉人才,采取能人帶、企業幫,僅養蠶一項就為周邊村民每人每年增收上萬元。下一步,我鎮將依托本地合作社推廣新品種、新裝備、新技術,提高蠶繭產量和質量,打造研學基地、開辟旅游新路徑,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寧遠縣禾亭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樊勝輝說道。
(源自紅網時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