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修水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慧斌率考察組一行10人到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參觀考察標準化桑園基地、自動化養蠶技術、蠶桑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公司+基地+農戶”新型經營模式等方面內容。據悉,截至目前江西修水縣有高產桑園4萬余畝,集中連片基地190個,涉及鄉鎮28個,覆蓋蠶農超2萬余戶,年養種6萬張,產繭5.5萬擔。有省級蠶種生產廠1個,蠶繭收烘站26個,繭絲綢加工企業8家,絲綿加工企業10家,新發展提升桑園面積3萬畝,新建小蠶工廠12家,新建養蠶大棚面積20余萬平方米,蠶桑產業初步形成了制種、催青、收烘、繅絲、織綢、加工、休閑觀光、銷售一條龍產業化發展體系。是江西省最大的蠶?;乜h。
公司負責人對考察組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公司負責人與考察組一行進行座談,詳細了解近年來林勝堂蠶具在修水縣的使用情況和修水縣在蠶桑產業的下一步發展計劃。然后,考察組一行參觀考察我公司最新研發的自動化省力化養蠶設備。
考察組認為,“基地規?;?、小蠶工廠化、大蠶自動化、產品優質化、效益穩定化”是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在前些年,江西修水縣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已經與廣西林勝堂蠶具有限公司合作給許多桑蠶基地安裝上了自動化大蠶地面養殖設備,如325孔塑框木質方格蔟、快速摘繭機、自動上蔟機、自動喂蠶車、電動撒石灰機等。給蠶農自動化地面養殖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因目前蠶房面積有限,修水縣蠶桑產業要改造升級,利用有限的蠶房,養出更多的蠶,使蠶農收入翻翻,首要任務是養殖戶實現規?;?、標準化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替代人工,轉向智能化大蠶立體式養殖方式方法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只有運用上了立體式多層育蠶+天天產繭養蠶新模式,通過大蠶工廠化生產線標準套機設備,運用上12F自動化養蠶生產線(大蠶),塑腳木蠶框,325孔塑框木質方格蔟,自動上蔟機,快速摘繭機、加降溫系統等設備創新養蠶,才能達到利用有限的空間高產高質養蠶效果:一是充分利用室內空間,既能擴大養殖面積,又能節省投資;二是立體養殖蠶框透氣性能好,能及時排出蠶座蠶沙上的水份,極大減少病菌繁殖,可將養蠶成功率由70%提高到95%左右;三是實現“雙分離飼育模式”,即種桑與養蠶分離,養蠶與上蔟結繭分離,養蠶批次由原先一個月兩次,提升到一個月7次以上,促進效益最大化。提高養蠶效率,助農增收效果明顯。采用多層育蠶+天天產繭養蠶新模式,可將原來20天產繭一批提升到天天產繭、天天賣繭,實現蠶農天天有收入。
考察組希望今后進一步加強合作,引進最新產業發展的理念、設備技術,推動修水縣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此次考察一行人還到德勝上坪桑蠶核心示范基地考察標準化桑園基地,到廣西嘉聯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考察蠶桑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到叒木天蟲蠶業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公司+基地+農戶”新型經營模式。大力推動蠶桑多元化創新發展。不僅有利于穩定蠶桑面積增加蠶農收入,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加快當地農業經濟發展,而且生物技術、蠶桑資源的深加工,也可以加快蠶桑與其他行業相融合,可以推動飲食、保健、醫藥、生態林、休閑觀光、養殖業等行業發展。